Saturday

[活动]第一届雪隆福州会馆杯 小学生象棋锦标赛












1. 主办单位:雪隆福州会馆
2. 宗旨:推广象棋活动与培育新苗
3. 比赛地点:雪隆福州会馆

Persatuan Foochow Selangor Kuala Lumpur
18m, Lorong Thambi Dua, Pudu,
551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 03-21412051

4. 规则: 采用亚象联棋规
5. 比赛日期: 2008年11月22号和23号
6. 比赛方式: 分为高与低年级进行
7. 比赛制度;视报名人数而定
8. 裁判工作; 本工委会评判团之决定乃是最后决定,任何投诉或质疑,一概不受处理。本简则如有未尽善之处,大会有权增删之。
9. 参赛资格: 所有小学学生
10. 报名费: RM 3.00
11. 报名处: 雪隆福州会馆秘书处 电话: 03-21412051






奖励

高年组
冠军 RM120
亚军 RM100
季军 RM80
殿军 RM60
第五名 RM30
第六名 RM30
第七名 RM30
第八名 RM30
奖杯 第一名至八名
奖牌 第九名至十六名

低年组
冠军 RM100
亚军 RM 80
季军 RM 60
殿军 RM 40
第五名 RM 20
第六名 RM 20
第七名 RM 20
第八名 RM 20
奖杯 第一名至八名
奖牌 第九名至十六名







第一天(22 Nov 08)






2.00pm 参赛者报到
2.45pm 开幕典礼;嘉宾入席;大会主席致词;开幕嘉宾致词;挂帅;比赛开始
3.15pm 第一轮比赛
4.00pm 第二轮比赛
4.45pm 第三轮比赛
5.30pm 第四轮比赛
6.15pm 第五轮比赛

第二天(23 Nov 08)
1.00pm 象棋讲座会
2.00pm 第六轮比赛
2.45pm 第七轮比赛
3.30pm 第八轮比赛
4.15pm 第九轮比赛
5.00pm 闭幕典礼;筹委会主席致词;闭幕嘉宾致词;颁奖






怎样进修棋艺《象棋初学门径》

怎样进修棋艺《象棋初学门径》(刘殿中编著 齐津安整理)
---------选自《象棋新编教程》之一:《象棋初学门径》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象棋具有丰富的变化和内涵,要想学好象棋,必然要经歷一个由不会到会,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倘若学习内容安排合理,方法得当,取得迅速进步或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可能的。对於初学者来说,应该先学什麼再学什麼?学习什麼最有实效?怎样学效果最好?这些问题想必是最被关心也是迫切需要瞭解的。如果从不会学起,建议按下列安排的阶段和内容顺序学习,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也可以参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补上相关的内容再继续学习。

1、初学阶段
一、先大致瞭解象棋的发展史,学习并掌握棋子的走法、吃子、胜负和的判定、行棋记录、简单规则和基本常识。
二、学习象棋的基本杀法和较简明浅显的残局例胜例和基本定式,瞭解杀王和残局的推理分析方法和技巧。
三、瞭解佈局种类,有步骤有选择地学习常见佈局基本变化,瞭解佈局基本理论、基本战术以及实用的杀法。
四、由中局杀法入手,学习中局的战略战术,进而瞭解中局的战术原则等基本理论。
五、观摩或打谱学习名手对局,并通过对局评注和分析,学习名手战略战术的运用。
六、结合所学佈局,适当穿插进行实战练习,形式主要有车轮战、一对一类比比赛或多局对抗赛等等,瞭解比赛形式和要求。有条件的要适当安排计时比赛,体会实战并做好记录,逐步练习复盘能力。

2、巩固提高阶段
一、深入学习稍复杂的杀法,以独立猜解古谱胜局為主,逐步锻炼心算能力;学习并整理实战杀局,熟悉做杀条件和攻杀次序,培养杀棋感觉。
二、进一步深入学习残局,以小专题研究的形式学习稍复杂且实用的例胜例和定式,适当学习名手实战残局,逐步系统化。
三、根据自身特点、条件和喜好,有选择地系统学习三至五种先手和后手佈局类型,由模仿逐步过渡到形成独自的佈局体系,并深入瞭解佈局特点、布阵原理和常见的实用战术。
四、深入学习中局稍复杂的各种战术,结合实战体会中局理论、审局决策与计算方法,重点解决佈局到中局和中局到残局的过渡问题,逐步培养战略思想与战术意识的结合能力。
五、结合佈局学习过程,适当安排有针对性的类比实战,有条件的要严格按照比赛的要求进行,比赛形式可安排分组迴圈、大循环、积分编排、多局对抗或淘汰制等等,也可适当进行快棋练习。要求通过比赛加深瞭解规则和赛制特点,赛后复盘交流,逐步实行独立默记和总结(包括战略战术、心理、实战技巧等内容)。
六、儘量多学习一些名手实战对局,体会对局心理、战略构思与战术手段的实施。
以上是我们為初学者安排的阶段学棋的大致进程,初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进行选择和安排,但一定要贯彻由简到繁、从易到难、注重基础、先阶段后全局的原则。按照上述进程学习了一定的基本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再向高深水平发展就有了可靠的前提和保证了。

3、对局实战
对局实战是提高棋艺的主要手段,学与练是為了实战,只有通过实战才能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消化与吸收;也只有经过多次实战,才会逐步积累那些直接的有益经验和体会,才不至於"纸上谈兵"。初学者在实战时,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对局数量要安排合理,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水平的提高。对局过少则不能及时印证所学知识和理论,也可能会减少学棋的兴趣,更重要的是缺乏锻炼,影响直接经验的积累;对局过多往往仅凭兴趣和欲望出发,下棋贪快不动脑筋,一天十数局,不仅与提高无益,反而会养成随手走棋的毛病,还不如认认真真地下好每一局棋更為有效。一般情况下,少年儿童每年平均150-180局即可,成年人120-150局為宜。

二、要注意对局的质量。首先,对手的水平要与自己相差不多,稍高一点最好,水平接近易於沟通与交流,有益於共同提高;儘量不要找水平过於悬殊的对手对弈,以免达不到对局效果,且容易影响情绪和兴趣。其次,在对局时无论对手水平高低,对每一局、每一著都要认真负责地去下,只有认真思考,才能使临场的大脑机器最大限度地开动,使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和提高。提高对局质量,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得到很好的检验,才能真正达到理解和吸收的目的。

三、对局后一定要及时复盘,认真总结得失,即使是达到高水準的棋手,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练习。要复盘就必须记棋,当场记录或赛后默记都可以,只是不可记错每著棋的次序。对局不论胜负,都应该认真复盘,胜利中不仅总结经验,也要儘量找出不足之处;失败后不仅要总结教训,也要肯定进步以利再战。这样才能加深大脑的印象,便於记忆、理解与吸收,才可以下一局进一步。

四、复盘还要高一层次地分析自己的对局,务必要客观辨证地认真分析,把重点放在理论、思维方式、计算方法上,找出规律性的问题,不仅仅拘泥於每著棋的好与坏或技术上的得与失。有条件的还可以请高手帮助分析指点,找出利弊得失,这样还会发现自己认识不到的东西,从意境上得以提高。结合自己的实战对局,还要参考学习有关的棋谱,至少可以找到佈局和残局的专著,从中找出不足并加以改正。对照学习高手的有关对局也是一个好办法,就是结合自己的著法进行认真对比思考,这样能找出自己在实战中与高手在思维方法和棋艺理论上的差距,使自己得以提高。

五、要及时将对局记录加以整理,一是简明评注技术和理论上的得失,二是按时序分类保存,作為资料可随时查阅对照分析。

六、在认真对局和虚心学习、总结后,还要把获得的理论性认识和经验反復应用到实战中去加以检验,也只有经过实战、总结、学习,再实战、总结、学习,这样循环往復以至无穷的过程,才会巩固已学知识,发现新的问题,找到新的方向,不断地提高实战水平。

4、夯实基础
前面对此已有提及,这里强调的是在初学阶段对象棋开、中、残局的知识和理论的学习,要坚持学一点领会一点,扎扎实实地稳步前进,"高楼万丈平地起",夯实基础对今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曾有人下棋数十年,在比赛中偶而遇到马对单士的必胜残局却不会赢,赛后悔之莫及,基本功不扎实,肯定会制约自己的进步和发展。
初学者在学习任何知识(也包括实战)时,一定要多问几个為什麼,同一类型的局势可以多比较一下,多考虑几种可能。例如学习马兵对单缺士的残局,就可以比较一下高兵与低兵(还有2线兵或3线)的区别,以及对方将士象位置对结果的影响,马兵方怎样借用帅力,子力配合进攻的技巧,等等。於是,我们对这一类型局势就会领会得深一些,知识就会掌握额得牢固一些,运用时也就会较為灵活一些。另外,还要把学到的知识逐步系统化,及时发现自己前进中的不足和弱点,通过学习和锻炼来不断修正和弥补,不断完善自己的棋艺知识。

5、遵循规律提高效率
按照客观的普遍规律,学习与提高水準的进程,可以用"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来形容。所以,我们既要抓紧时间儘量多学一点,学好一点,也要遵循这个规律,适当地提出不同阶段的要求。例如:进步明显的时候要注意加强基本功训练,并积极向深度和广度开拓,以利於长期保持上升的趋势;进步稍缓慢的时候,要不急不躁,注意调节情绪和学习节奏,指标可以适当降低一点,则往往有利於儘快回復正常。
效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所付出的工作量与效果的比率,我们在遵循学习规律的同时,还要讲究学习的效率。对於象棋来说,学习的投入与水平的增长大多呈正比关係,但由於学习者学棋时间的先后、性别年龄和理解创造能力的差异、以及是否刻苦努力、学习是否得法、训练比赛的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学习效果,学习者和教练对此要引起注意,鬚根据具体情况採取适宜的对策,採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

6、加强自身修养
要想在棋艺上有所进步,不断攀登高峰,须要学会做人,这一点十分必要。古往今来全面评价一个棋手的标準,都是以棋德、棋品、棋艺為顺序的,强调以德為首,德才兼备。象棋爱好者尤其是少年儿童,一定要把加强自身修养放在首位,从小树立远大志向,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公德和运动员守则。培养热爱祖国、勤奋好学、关心集体、诚实谦虚、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刻苦训练、不骄不躁的良好道德作风。《象棋竞赛规程》第8条棋手须知的诸款内容,每个爱好者都应该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
随著象棋运动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现代象棋技术和理论已达到新的高度,逐步序列正规化的各级比赛也更趋於激烈,棋手心理因素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已有人将象棋运动与心理学相结合,称其為象棋心理学。学习与掌握象棋心理学,有利於科学选材、训练和比赛,因為象棋是一门知识,练习与实践都是由人来操作,而人是受心理支配的,这一点初学者应有意识地加强学习和锻炼。
象棋的学习和比赛中,大脑高速运转,没有良好的体魄是不行的。為了促进身心正常发展,爱好者应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锻炼身体,改善各种机能,增强体质。
我国宋代大诗人陆游在《示子遹》中,有这样两句诗:"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借用到象棋上就是"工夫在棋外",除了前面所说的还必须广泛涉猎各种学科,比如哲学中的辨证方法论、军事学中的谋略学,以及数学、文学、歷史、音乐、书法、绘画等等,对於加强修养提高棋艺,都是大有裨益的。

党斐关于学习象棋的建议

  我五岁开始接触象棋,到如今已经有十六个年头了。在这十六年的弈棋过程中,我的象棋水平的提高经历了几个阶段。在刚开始学棋的几年时间里,我的水平进步很快。但是随着我的象棋水平的不断提高,我进步的脚步也越来越缓慢。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感觉我的的象棋水平基本处于停滞阶段。在这个阶段,我曾经也非常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最好我还是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坚持。坚持自己的训练计划,坚持每天在脑子里摆上一盘棋,坚持在一次次失败面前仍然充满信心。渐渐的,我进步的脚步又开始提速了。

通过我自己的经历,我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任何人在下棋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自我感觉停滞不前的过程,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每天心中有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轻言放弃,这个有点迷茫的阶段终究会过去的。

下面,我就给正处于这个阶段的棋迷朋友一些建议:

1.不要太重视自己在网络下棋的表现。现在有很多朋友都问,为什么我在网上总是输?其实,我可以告诉大家,我在网上也经常输。在网络上下棋有一定的随意性,一些漏着和随手棋会常常出现,这个时候,输棋便成为家常便饭了。在网络上下棋和现实中下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希望大家把在网络上的对弈当作一个发现自己弱点的机会,就拿我来说,我常常通过网络对弈来发现自己布局体系中的漏洞。网络对弈,胜败无需太在意。

2.不要在网络上下太多快棋,每天下两到三盘慢棋即可。物极必反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懂得,下的太多,反而会失去对弈的质量。

3.不要依赖软件,学会利用软件。常常会有棋迷问我,象棋软件的出现对象棋的发展是好是坏?~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正是象棋软件的出现,才使现在象棋水平的发展处于飞跃阶段,大量的布局新招都是先在网络上由软件走出来而后才在全国大赛中流行。象棋软件对棋手们整体水平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何利用好象棋软件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很多人由于过度依赖软件,而不再愿意自己动脑思考,自己的象棋水平不进反退。就我看来,象棋软件最适合的是用来总结。当一个局面你苦苦思考无法求解的时候,这个时候再拿象棋软件拆一下,你会得到一个不同的思路,这个时候你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相信,大家通过尝试会渐渐喜欢上这种感觉。

4.盲棋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棋力的方法。很多朋友一直认为盲棋是一件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可望而不可即。其实,大家不必如此去想。多盘数的盲棋确实很难,但是一盘盲棋还是很好下的。棋迷朋友们可以多多尝试一下,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当你可以下盲棋的时候,你便可以做到心中有棋。特别是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静静的躺在床上想想今天下过的棋,或许,你会从中发现一些平时想不到的思路和好棋。

以上四点便是我给棋迷朋友们的一些个人建议,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坚持,坚持到底,不要放弃。

[活动]沙登象棋交流赛

赛会名称 : 2008年第二届象棋交流赛
主办单位 : 沙登新村华小二校家教协会
协办单位 : 吉隆坡象棋公会
赛会宗旨 : - 促进学校教师与家长交流
- 推广象棋文化活动
- 加强学生自身修养
比赛地点 : 沙登新村华小二校
比赛日期 : 2008年10月26日(星期日)

参赛资格:
(1)低小组——小学一至三年级
(2)高小组——小学四至六年级
(3)公开组——公开给校内全体教师,董事,家协理事,家长,中小学生以及公众人士,惟以下情况者将不获准参加比赛:
(一)现役国家代表棋手
(二)现役各州代表棋手
(三)现役各州甲组棋手
(四)主办当局认为不恰当者,惟主办当局应给予不准参赛之原因。


奖励: 各组前四名:奖杯与奖金;第五至第八:奖杯一座

联络: 吴品城(019 - 265 5465)
黄利发(019 - 313 9317)
张玉生校长 (017 - 878 5557)